-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或许发现了由湮灭的暗物质构成的“暗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9 热度:3204
韦伯航天器的第一次科学任务揭露了许多令人震惊的真相,但如果一项新的研究站得住脚,它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一组天体物理学家提出,韦伯太空望远镜在遥远宇宙中探测到的三个明亮物体,可能是首批候选&l[详细]
-
研究发现 岩石行星上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要超出100倍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9 热度:5217
人们对地球的印象通常是源自于大量的海洋,这种想法似乎无可避免,拥有广阔的海洋和美丽的湖泊,与许多外星世界相比,地球显得特别潮湿。但实际上,即使是木星和土星的冰冻卫星,其液态水也比地球多得多。水是宇宙中[详细]
-
土星卫星的新探索 组成生命的条件已凑齐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9 热度:7574
争夺年中最多卫星国家的称号,两大行星土星和木星的比赛今明年将展开,接著有研究团队在土星卫星的海洋发现惊人的结果,足以支持其中存在生命的论点。这次新发现的土星卫星都是属于比较暗、比较小的类型,其中最小的[详细]
-
耗费30年时间 中国空间站才达到别人30年前的水平 意义在何处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7 热度:4098
在网上时常会有这种观点的出现: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航天事业?航天事业就是个骗局,拖垮了我们的国力;我们老百姓并没有获利,把这部分资金用到基础建设岂不更好?费时费力研究多年,空间站才达到别人30年前的水平[详细]
-
天眼 究竟能看到什么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7 热度:3345
位于中国贵州的500米直径的球形无线电望远镜(FAST),称为天眼。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自从其竣工并开始运行以来,天眼已经成为了全球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颗闪亮明星。然而,最近外国专家联合提出要求关闭中[详细]
-
光年是光走一年的距离 可是一光年的距离光真的不需要走一年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7 热度:9243
很多人都只按字面意思认为光年是时间的单位,毕竟“年”一直被人类用来衡量时间的变化。可实际上,光年代表的是距离,是光以每秒约30万公里的速度走一整年的距离。光速是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运行最快的[详细]
-
微纳量子卫星怎样进一步加强量子保密通信的应用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7 热度:3344
量子科技是全球高科技领域竞争的焦点之一,也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去年的7月份我们成功地发射了世界首颗微纳量子卫星。那么经过去年[详细]
-
马斯克星链卫星已避撞50000次 地球将被完全封锁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7 热度:1794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我们享受着网络便捷的同时,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地球也承载着更大的风险。马斯克创立的SpaceX公司推出的星链计划旨在建设全球性卫星网络,提供覆盖范围更广的高速互联网服务。然而,卫星数[详细]
-
火星夏至已过 科学家给予最后期限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7 热度:2416
众所周知,中国已经向火星发射了首个着陆器"祝融号",并且在天问一号任务之中,给我们带来的成果还不少。那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成果呢?第一、揭示了火星风沙雨水活动对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第二、丰富了人类[详细]
-
世界第一枚成功入轨液氧甲烷火箭 民营火箭崛起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7 热度:1742
近些年,各大太空强国都陆续公布其商业空间发展计划,覆盖卫星研制、发射、卫星应用等领域。在此之后,用于研究的探空火箭开始迅速发展。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欧洲阿里安运载火箭、俄罗斯联盟号运[详细]
-
韦布望远镜好像发现3颗 暗物质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7 热度:2677
"神秘行星"的能源来自于一种名为“隐形粒子”的物质的碰撞。理论上宇宙中可能还存在着一种以“暗物质”为燃料的恒星。这种假想中的恒星产生于宇宙诞生后仅7亿年时,属于宇宙中产生的第一批恒星。[详细]
-
千眼天珠 正式启动科学试观测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7 热度:2208
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科技中心的科学家们研制了圆形相干阵列太阳射线望远镜,并在半年内进行了调试验测,目前已具备连续稳定高质量监测太阳活动的能力,脉冲性成像等射电天文观测能力得到初步验证,正式开启了科学试观[详细]
-
量子通信 怎样做到绝对安全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7 热度:9037
现阶段使用的最可靠的通信方法是量子通信。为什么是最安全的呢?安全的核心就在于不能被窃听或拦截,而量子通信就是不怕被拦截,也不能被拦截,更是无法被窃听。这其中的核心就是量子具有不可观测性。我用简单通俗的[详细]
-
地球绕太阳一圈是一年 那么太阳系绕银河系转一圈要几年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7698
我们身处于由众多超大型星云组成的天体世界中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只是数万亿个行星中的一员,宇宙的边界在哪里?相信没人知道!在银河系中,太阳系只是数千亿个星系中的一员,它由八大行星和一颗恒星组成,以及其它[详细]
-
地球每16天接收一段重复的神秘信号 如此有规律 究竟有什么含义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7962
地球上使用无线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源远流传至的神秘宇宙讯号。这个信号以每隔16天的周期重复,引起了科学家和天文学家们的广泛关注。那么,这个神秘信号想要告诉人类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可能的解释。一种可[详细]
-
平行世界 启动科幻盛宴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4224
中国高科技博览会是国家级的科技展览,也是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技盛会。本届大会突出科技界和科幻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和科幻与产业发展的创新融合,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一是大力推动科幻产业与技术融合发展。利[详细]
-
X射线成像揭示了古埃及绘画中隐藏的 初稿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7713
利用化验技术研究了3100年前的一幅绘画作品,展示了古代艺术家是如何修改他们的作品的。最近,一组研究人员使用X射线荧光成像技术研究了尼罗河附近底比斯墓葬地(Theban Necropolis)的绘画,发现了绘画过程中前所未[详细]
-
北大 浙大等此日Science 具有纠缠修复能力的多芯片高维量子网络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815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见证了量子信息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有望在计算、通信、传感和成像等领域获得超越经典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通过将多个量子节点进行相干量子互联,构建功能更为强大的量子网络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详细]
-
地球正在逐渐远离太阳 科学家大数据解析 发现未来不乐观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9700
众所周知,行星以椭圆形的路径绕日运转,地球公转一次需要花费一年的时间。由此可知,地球与太阳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就不会存在四季和昼夜,地球上也不可能存在阳光。经过科学家长期的研究发现地球正在[详细]
-
月面着陆器 载人月球车都在途中了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2964
命名为“长征十号”的是新一代的宇航飞行器,设计了两种构型,第一种是带助推,主要负责将月面着陆器和登月飞船送入地月转移轨道。逃逸塔主要是在火箭上升的过程中,一旦火箭出现故障,可以把返回舱快速地[详细]
-
NASA公布类太阳恒星诞生特写照 庆祝韦伯升空一年来发现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1095
NASA正在纪念第一年的重要事件,即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成功发射,发布了一张壮观的类太阳恒星诞生的特写照片。据报道,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Bill Nelson)表示,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詹姆斯·韦[详细]
-
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系中国制造 幕后有哪些秘密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149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按程序完成了飞行任务,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至此,朱雀二号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突[详细]
-
韦伯望远镜拍下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托儿所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9032
NASA已经公开了由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捕捉到的星体出世的图片,以此来纪念该设备成功运行一周年。这张由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图像展示了恒星的诞生,充满着细节及印象派的纹理。图片主题是[详细]
-
太阳持续10次爆发耀斑 NASA 冲击地球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4 热度:7491
自20年前开始记录以来,这是地球上高温的第20个年头!什么情况?全球高温不断发展,超40度、50度高温都在不少区域呈现,这会又看到“地球热层迎20年来最高温”,这地球自身也在“发热”了?的确[详细]
-
刷新世界纪录 我国量子计算研究取得新进程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4 热度:3323
在量子力学的领域中,最具神秘性和基本的性质之一是量子纠缠,也是量子计算加速效应的根本来源之一。此外,科研团队还首次实现了基于测量的变分量子算法,为基于测量的量子计算方案走向实用奠定了基础。近日,由中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