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初次在空间站开展舱外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
近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航天辐射生物暴露实验装置通过手臂抓取实验结束,从货物气闸舱出舱,经过中转位,顺利安装至既定的舱外暴露平台,装置开机工作正常。 空间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大连海事大学联合开发研制,能满足出舱过程中生物样品对时效性、温度等方面的要求,为生物样品提供生命保障。装置内设计了13个装载生物材料的样品盒单元,可适用于植物种子、微生物、小型动物等生物样品的在轨实验,每个样品盒单元独立温控,从而适应这种生物长期生存发展的需求。 利用该装置开展的研究,将为人体生物体的辐射损伤、遗传变异、辐射防护药品的制备、辐射风险生物学评估提供服务,对我国航天员在轨长期生存、载人登月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前,空间应用系统曾通过天舟六号和神舟十六号飞船进行了第一批实(试)验载荷、实验单元及样品等,覆盖了空间辐射损伤评估科学与应用关键技术、极端环境微生物对空间暴露环境的耐受性及其机制、空间暴露环境下生命分子的光化学行为和空间辐射诱变资源开发等多项科学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能够通过紫外线照射产生荧光,从而发出绿色荧光。 (编辑:银川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