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星和地球的这几点相似 它是否可以成为人类第二个可居住的行星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5 热度:5604
我们人类和火星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它们具有相似的地形,有很多人认为火星是人类未来建立基地的最好选择之一。与我们的地球相比,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更小,是地球大小的一半,还是月球大小的两倍。尽管火星缺乏生命所[详细]
-
地球 深层生物圈 有多大 海底深处地核之上的空间又存在啥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5 热度:1981
地球已经有了几百亿年的历史,人类历史与地球年龄相比却只是短短一瞬间,但是就在短短几百年间人类科技飞速的进步,从地上到太空,大部分区域都有人类留下的足迹。仰望星空,有时候人们会问,茫茫宇宙中人类是否是孤[详细]
-
地球初始氧到底哪来的 这发现或许颠覆认知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5 热度:2901
氧气是人和动物呼吸的必需品。早期地球大气中几乎没有氧气,直至第一次大氧化事件(24.5亿–23.3亿年前)之后,大气中才开始有氧气的积累,此后出现了真核生物等复杂生命。在过去的40多年时间里,大气光化学反应[详细]
-
可以摧毁部分大气层的小行星撞地球的可能性是以前估计的三倍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5 热度:9076
美国宇航局(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首席科学家詹姆斯·加尔文(James Garvin)警告说,在过去100万年中,当四颗小行星碰到地球时可能导致大气层破坏,这样规模的小行星撞地球的可能性是以前估计的三倍。据[详细]
-
幽灵粒子 科学家总算在粒子对撞机上探测到中微子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5 热度:8186
这些亚原子化合物的数量和特性远远大于物质其他部分,以至于它们像幽灵一样穿过物质,从而获得了“幽灵粒子”的绰号。中微子是在高能环境下产生的,比如发生在恒星内部的核聚变,或者超新星爆炸。虽然我们[详细]
-
量子技术新冲破 科学家成功控制 量子光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5 热度:7678
量子光学是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具有波粒二象性和量子纠缠等独特特性,在通信、传感和计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量子光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实现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保密等重大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
太阳系存在了多长时间 科学家发现 太阳系是短短20万年形成的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5 热度:7117
在很久以前,将近45亿年前,我们的太阳和太阳系是在短短的20万年内形成的。这是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在研究陨石上发现的钼元素同位素后得出的结论。组成太阳和其余部分组成太阳系的物质来自于45亿[详细]
-
太阳系隐藏着啥 是黑洞吗 其实九号行星之谜比你想象的要多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5 热度:5838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或许认为太阳系只存在八大行星。那么在冥王星之外,还存在其他星球吗?是一颗行星,一个黑洞,还是很多行星?答案究竟是什么?除了海王星、冥王星和遥远的柯伊伯带之外,天文学家对遥远的太阳系知[详细]
-
传统热度算法与AI技术的结合 探寻更精准的热点分析方法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5 热度:9271
在互联网广告领域,热度算法是用来衡量和预测某个内容或话题受欢迎程度的算法,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就热点分析方法展开分析,当传统热点算法与AI结合时,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一、热度算法的定义和应用热度算法[详细]
-
金星与我们地球如此近 为啥人类宁愿 舍近求远 也不踏足金星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5 热度:5023
实际上在很久以前,我们人类在浩瀚的宇宙中,最想进行探索研究的星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金星,并不是我们科学家们所研究的火星。金星这颗行星作为宇宙中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专家们根据种种因素的考虑,[详细]
-
人类能够飞出太阳系吗 过程究竟有多难 科学家给出答案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4 热度:6737
太阳系非常的庞大,那么凭借人类现在的技术能力是否可以飞出太阳系呢?人类飞出太阳系有多困难?人类要飞出太阳系是非常困难并且非常遥远的目标。太阳系的边缘距离我们约100万个天文单位(AU),而1AU是指地球与太阳之[详细]
-
为什么无法冲破光速的桎梏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4 热度:8472
为什么光速是无法超越的,现有的对撞机内部,已经将质子加速到了极为接近光速的程度,但不会超越光速。而加速电子,对撞机中的电子的速度只比光速慢3.6mm/s,无论怎么做,也无法超越光速。光速不可被超越,光速是不变[详细]
-
金星与地球有着极其相似的组成 为啥没有生物存在于金星呢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4 热度:958
金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星球,它与地球并驾齐驱,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金星的环境如此的恶劣,有关于金星人们得到了怎样的结论。地球与金星的区别是怎样的,为什么金星不适合生物生存?1、金星在太阳系的位置在太阳系中[详细]
-
普朗克和他的量子概论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4 热度:1560
马克斯·普朗克( Max Planck)是二十世纪物理研究发展中的关键人物之一。他于1858年4月23日出生在德国基尔恩(Kiel),并于1947年10月4日在战后德国哥廷根(Karlsruhe)去世。普朗克是量子物理学和热力学的创始人之[详细]
-
量子计算机在哪几种方面对人类有帮助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4 热度:8359
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量子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未来计算科学中的重要一环。与传统计算机不同,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比特(qubit)的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等特性,可以实现在传统计算机中不可能完成的计算任务。那么,对于我们[详细]
-
NASA 第三次私人空间站旅行已确定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4 热度:8706
当Axiom-2号机组人员准备在几周后起飞前往国际空间站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在预备今年晚些时候第三次去轨道站的私人飞行任务,在这项任务中,Axiom将再次参与。据SpaceNews报道,航天局最初拒绝了Axiom Space提[详细]
-
量子纠缠速度违反相对论的光速受制了吗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4 热度:1944
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光速是宇宙中的速度极限,任何物体和信息的传播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何为量子纠缠?在两个或多个粒子发生相互作用之后,单个粒子的特性就消失了,只能表现出整体属性,我们没有[详细]
-
从微扰到量子涨落 揭露电子跃迁背后的奥秘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4 热度:9148
大家都知道原子是由核和电子两部分组成,电子在原子核周围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这些规律可以用量子力学来描述,简单地说,就是电子只能存在于一些特定的能级上,每个能级对应一个特定的轨道。电子在同一个轨道上运动[详细]
-
新发现 这个世界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的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4 热度:4120
最近,《自然》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天文学家从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传回的图像中,发现了六颗奇怪的红色星系,其质量与银河系相当。如同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命不是被先天创造,而是由简单到复杂慢慢演化[详细]
-
哈勃望远镜观测到 流浪黑洞 离开星系的迹象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4 热度:759
美国的研究者通过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漂泊”中的超级黑洞,它可能是从所属星系中弹射出来的,正拖曳着一条由炽热气体和新生恒星组成的尾巴在太空中前行。几乎每个星系中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此前有理[详细]
-
火星生命真的灭绝了 种种证据表示 火星或许极不寻常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3 热度:6526
火星是否有生命?火星上到底有什么生命存在,这是困扰众人的一个世纪难题。从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火星上有生命存在,但是科学家已经在寻找生命的迹象。已知火星上有水冰存在,并且多年来不断发现新[详细]
-
人类为何不再登月宇航员在月球上究竟看到了啥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3 热度:2782
为什么登月运动逐渐变少了呢?人类在20世纪60和7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有名的太空探索活动,其中就包括登月任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太空行动的成本不断增加,而政府对于拨款逐渐减少。此外,现代科技也允许我们使用无[详细]
-
了解金星的最佳方式或许就是派遣一支气球舰队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3 热度:2332
近期人们对探索金星的兴趣提升了一个台阶,特别是在最近发现了一种有争议的磷化氢之后,这是一种潜在的生物特征,出现在金星的大气中。人们提出了许多前往金星的任务,NASA和ESA最近也资助了几项任务。然而,它们主要[详细]
-
为何人类不再登月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究竟看到了什么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3 热度:1038
月球探测器反馈给地球的信息表明月球表面正不断升温。这一消息,令科学家们感到意外和不解,亘古不变的月球温度为何突然升高?这一变化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造成月球表面温度升高的原因又是什么?随即,科学家们围绕[详细]
-
地球是一所囚牢 我们为什么逃不出太阳系
所属栏目:[外闻] 日期:2023-03-23 热度:9853
约30年前,NASA的探路者号探测器,在历经十余年飞行后,终于抵达太阳系边缘。探测器传回来的信息,太阳系边缘疑似有屏障阻隔,但因证据不足,科学家无法确切定义。直到2018年,NASA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再次遇到了同样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