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第一枚成功入轨液氧甲烷火箭 民营火箭崛起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7 热度:1742
近些年,各大太空强国都陆续公布其商业空间发展计划,覆盖卫星研制、发射、卫星应用等领域。在此之后,用于研究的探空火箭开始迅速发展。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欧洲阿里安运载火箭、俄罗斯联盟号运[详细]
-
韦布望远镜好像发现3颗 暗物质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7 热度:2677
"神秘行星"的能源来自于一种名为“隐形粒子”的物质的碰撞。理论上宇宙中可能还存在着一种以“暗物质”为燃料的恒星。这种假想中的恒星产生于宇宙诞生后仅7亿年时,属于宇宙中产生的第一批恒星。[详细]
-
千眼天珠 正式启动科学试观测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7 热度:2208
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科技中心的科学家们研制了圆形相干阵列太阳射线望远镜,并在半年内进行了调试验测,目前已具备连续稳定高质量监测太阳活动的能力,脉冲性成像等射电天文观测能力得到初步验证,正式开启了科学试观[详细]
-
量子通信 怎样做到绝对安全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7 热度:9037
现阶段使用的最可靠的通信方法是量子通信。为什么是最安全的呢?安全的核心就在于不能被窃听或拦截,而量子通信就是不怕被拦截,也不能被拦截,更是无法被窃听。这其中的核心就是量子具有不可观测性。我用简单通俗的[详细]
-
地球绕太阳一圈是一年 那么太阳系绕银河系转一圈要几年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7698
我们身处于由众多超大型星云组成的天体世界中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只是数万亿个行星中的一员,宇宙的边界在哪里?相信没人知道!在银河系中,太阳系只是数千亿个星系中的一员,它由八大行星和一颗恒星组成,以及其它[详细]
-
地球每16天接收一段重复的神秘信号 如此有规律 究竟有什么含义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7962
地球上使用无线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源远流传至的神秘宇宙讯号。这个信号以每隔16天的周期重复,引起了科学家和天文学家们的广泛关注。那么,这个神秘信号想要告诉人类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可能的解释。一种可[详细]
-
平行世界 启动科幻盛宴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4224
中国高科技博览会是国家级的科技展览,也是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技盛会。本届大会突出科技界和科幻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和科幻与产业发展的创新融合,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一是大力推动科幻产业与技术融合发展。利[详细]
-
X射线成像揭示了古埃及绘画中隐藏的 初稿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7713
利用化验技术研究了3100年前的一幅绘画作品,展示了古代艺术家是如何修改他们的作品的。最近,一组研究人员使用X射线荧光成像技术研究了尼罗河附近底比斯墓葬地(Theban Necropolis)的绘画,发现了绘画过程中前所未[详细]
-
北大 浙大等此日Science 具有纠缠修复能力的多芯片高维量子网络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815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见证了量子信息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有望在计算、通信、传感和成像等领域获得超越经典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通过将多个量子节点进行相干量子互联,构建功能更为强大的量子网络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详细]
-
地球正在逐渐远离太阳 科学家大数据解析 发现未来不乐观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9700
众所周知,行星以椭圆形的路径绕日运转,地球公转一次需要花费一年的时间。由此可知,地球与太阳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就不会存在四季和昼夜,地球上也不可能存在阳光。经过科学家长期的研究发现地球正在[详细]
-
月面着陆器 载人月球车都在途中了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2964
命名为“长征十号”的是新一代的宇航飞行器,设计了两种构型,第一种是带助推,主要负责将月面着陆器和登月飞船送入地月转移轨道。逃逸塔主要是在火箭上升的过程中,一旦火箭出现故障,可以把返回舱快速地[详细]
-
NASA公布类太阳恒星诞生特写照 庆祝韦伯升空一年来发现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1095
NASA正在纪念第一年的重要事件,即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成功发射,发布了一张壮观的类太阳恒星诞生的特写照片。据报道,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Bill Nelson)表示,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詹姆斯·韦[详细]
-
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系中国制造 幕后有哪些秘密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149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按程序完成了飞行任务,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至此,朱雀二号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突[详细]
-
韦伯望远镜拍下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托儿所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5 热度:9032
NASA已经公开了由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捕捉到的星体出世的图片,以此来纪念该设备成功运行一周年。这张由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图像展示了恒星的诞生,充满着细节及印象派的纹理。图片主题是[详细]
-
太阳持续10次爆发耀斑 NASA 冲击地球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4 热度:7491
自20年前开始记录以来,这是地球上高温的第20个年头!什么情况?全球高温不断发展,超40度、50度高温都在不少区域呈现,这会又看到“地球热层迎20年来最高温”,这地球自身也在“发热”了?的确[详细]
-
刷新世界纪录 我国量子计算研究取得新进程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4 热度:3323
在量子力学的领域中,最具神秘性和基本的性质之一是量子纠缠,也是量子计算加速效应的根本来源之一。此外,科研团队还首次实现了基于测量的变分量子算法,为基于测量的量子计算方案走向实用奠定了基础。近日,由中国[详细]
-
中科银河芯 全新传感器现身慕展 彰显久久为功新实力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4 热度:8533
久未谋面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现在公众面前。作为半导体行业最重要的盛事,数千家国内外半导体企业也齐齐出动,在这一绝佳舞台上大秀创新当道、性能强劲的新品和技术。作为深耕中高端传感器领域的知名企业,中科银河芯[详细]
-
刷新世界纪录 我国科学家达成51个超导量子比特真纠缠态制备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4 热度:1664
由中科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者组成的团队,包括潘建伟、朱晓波和彭承志等人,以及来自北大的研究员袁骁的合作,成功实现了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并首[详细]
-
NASA的毅力号探测器在火星上发现了保留完好的有机分子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4 热度:7198
不属于生命体系所拥有的存留物,但这一发现对火星车的任务是一个推动:在火星上发现了古代生命的迹象。虽然,这一发现绝不能证实火星上曾经存在过生命,但它表明,我们所知道的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曾经存在过。&ldquo[详细]
-
三星重工攻克声纳探测水下辐射噪声科技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4 热度:4944
三星的船舶机械部门已发布公告,该公司通过在一艘17.4万立方米级LNG船上的应用,成功掌握了通过声纳探测海洋声波信号并精确分析船舶水下辐射噪声的技术。声纳信号分析法是接收噪声源发出的声音并测定噪声的强度、方向[详细]
-
我国正式启动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建设 2030年完成300颗卫星部署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4 热度:7295
根据中央电视台的新消息,中国航天科工宣布正式启动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建设,同时具备通信、遥感功能,2030年将完成300颗卫星布局。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计划今年完成首发星发射,2024年完成9星业务验证星簇的发射,20[详细]
-
中国液氧甲烷火箭全球顺利首飞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4 热度:7131
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执行了蓝箭航天研发的朱雀系列之二,遥二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使用甲基醚燃料进行推力,火箭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朱雀二号也因此成为全球首款成功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详细]
-
朱雀二号 世界首枚液氧甲烷火箭发射成功 有何战略意义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4 热度:745
成功地将朱雀二号的运载火箭送入轨道,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拥有自主研发并成功发射的液氧甲烷火箭的国家。首先,液氧甲烷火箭是一种新型的火箭动力,它采用液态氧和甲烷作为燃料,相比传统的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液氧[详细]
-
全球第一枚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成功发射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4 热度:3572
搭载着中国自行研发的液氧和甲烷推进剂的第二十一号朱雀远程运载火箭成功从我国酒泉航天发射台飞出,按程序完成了飞行任务,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朱雀二号运载火箭第2次飞行。使用液氧甲烷作为燃料,是朱[详细]
-
地球是取得获得水的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3 热度:1654
我们对行星形成的主要观点源于我们所在的星系——在过去的数十年。尽管关于木星和土星这种巨型气态行星的形成存在一些积极的辩论,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地球和其他岩石行星是青年期太阳周围的盘状尘埃和气体[详细]